前日,通州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推进大会召开,年底前将逐步实现对全区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无缝隙、全方位、精细化管理。
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,就是充分运用网络地图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,把社区、村划分为若干网格,将人、地、物、事、组织等全部纳入其中,科学配置和整合服务管理力量,实行分层、分级的全区域管理、全时段监控、全方位服务。这种管理方式将更清晰地掌握情况、更及时地发现问题、更迅速地处置问题、更有效地解决问题,实现社会服务“零距离”、社会管理全覆盖。
目前通州区已经进入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阶段,在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、打造首都城市副中心的新形势下,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是客观需要,也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要求,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重要举措。
会上, 区委常委、统战部长赵玉影就推进全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进行了部署。
按照部署,通州网格划分以社区、行政村为基本单元,充分考虑辖区自然条件,本着方便群众、易于管理的原则,以道路、街巷及其他易于辨认识别的标识为边界进行划分,将社区、村、划分为若干网格。每个社区、村划分成2—8个网格,公共区域也要划入相应网格,实现无缝衔接和全面覆盖。每个网格设1名专职网格长和若干兼职网格信息员。网格的主要职能包括收集基础信息、反映群众需求、发现报告问题、排查化解矛盾、协助解决问题、动员公众参与等。
据了解,网格将覆盖全区,全区网格总量控制在2500以内,为保持整体,空间设施不跨网格,所有网格要无缝对接、任务相当。各部门将在完成网格划分的基础上,绘制辖区网格地形图,以便对接信息地理系统。
同时,通州区将建立三级平台、四级服务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,即在区、街镇、社区三个层面搭建信息平台,在区、街镇、社区、网格四个层面开展服务,形成一网多纲若干格的立体工作架构。
区委副书记、政法委书记李玉君在讲话中指出,推进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各地区、各部门、各单位要把握重点,协调推进,全面加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、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,依托现有的社区组织和各级职能部门,进一步优化社会服务管理力量配置,逐步将公安、城管、工商、市政市容、消防、司法、卫生、文化、社会保障、计划生育以及统战、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等工作充实、整合到网格中,推动信息共享、工作协同,实现社会服务管理政策集成、资源集聚、力量集合。
李玉君强调,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是今年区委、区政府的一项重要创新工作,工作量大、涉及面广。各单位、各部门要加强领导,务求实效,切实将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各项要求落到实处。
据了解,新华、玉桥两街道以及梨园、台湖、宋庄三乡镇作为试点,此前已开展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。会议期间,5个试点单位汇报了工作进展和思路。
区委常委、公安分局局长李耀光,区委常委、宣传部长王杰群,副区长肖志刚出席会议。
■链接
本月开始划分网格
8月到9月是组织实施阶段,区属有关部门、各街道乡镇按照全区统一部署,完成网格划分、人员入格、安装系统、试点启动等工作。
10月到12月是运行完善阶段。根据全区城乡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前期开展情况,结合年底全市组织的检查验收,进一步完善措施、改进工作,逐步实现对全区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无缝隙、全方位、精细化管理。